蒿子秆儿的拼音、解释、组词
蒿子秆儿的简介:
hāo zǐ gǎn ér/er
茼蒿的嫩茎叶,做蔬菜时叫蒿子秆儿。
茼蒿的嫩茎叶,做蔬菜时叫蒿子秆儿。
- AI解释
《蒿子秆儿》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指一种植物茎的称呼。通常情况下,“蒿子”指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而“秆儿”则指植物的茎或杆。因此,《蒿子秆儿》可以理解为艾的茎干部分。下面是对这个词的一个详细解释,并附上五个造句帮助理解和使用。
词语解释
- 蒿子:通常指的是艾草(学名:Artemisia),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于药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等多种功效。
- 秆儿:指植物的茎干或杆。在不同的语境下,“秆儿”可以特指某一类植物的直立部分。
综合来看,《蒿子秆儿》可能用来描述艾草等植物的茎部,尤其是用于某些特定用途的部分,比如在中医中用作药料时的干燥茎干。
造句
- 老王从田里采了一些蒿子秆儿回来泡茶喝。
- 秋天,农夫们会将蒿子秆儿割下来作为冬季生火取暖的材料。
- 医院里的药师在调配药方时特意挑选了高山上晒干的蒿子秆儿。
- 民间常常用蒿子秆儿熬制草药汤治疗风寒感冒,效果不错。
- 春天是艾草生长茂盛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去割蒿子秆儿用来制药。
这些句子展示了《蒿子秆儿》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和场景。请注意,“蒿子秆儿”并不是一个非常正式或广泛使用的词语,在不同的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分词解释
蒿
hāo
1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如丝状,有特殊的气味,开黄绿色小花,可入药(亦称“青蒿”、“香蒿”):~莱(杂草,喻草野百姓)。2 气蒸出的样子。3 消耗。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秆
gǎn
1 稻麦等植物的茎:麦~儿。麻~儿。高粱~儿。烟~。
儿
ér
1 小孩子:婴~。~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男~。~女情。3 儿子,男孩子:~子。生~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