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的拼音、解释、组词
胶体的简介:
jiāo tǐ/tī/bèn
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纳米之间的分散系。
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纳米之间的分散系。
- AI解释
词语详解:胶体
定义: 胶体是由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组成的非均一系统。在宏观上呈现均匀透明或半透明状态,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却可以发现其中的物质颗粒(称为分散相)悬浮于另一种连续相之中(称为分散介质)。这种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粒子大小通常介于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
性质特点: - 光学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电学性质:胶体微粒带有电荷,可以对电解质溶液有吸附作用,并且能够产生电泳现象。 - 稳定性:因胶体粒子带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容易自然沉降或上浮。
应用领域: 1. 化工行业用于制备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等。 2. 生物医学中用于研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体内的分布和运动。 3. 环境科学里用来处理废水,净化空气中的微粒污染物。 4. 制药工业中用作药物载体或缓释系统。
造句
- 科学家们通过制备特定大小的胶体粒子成功地改进了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的活性和选择性。
- 研究发现,一些细菌能够形成生物胶体结构来保护自身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 在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特定成分的胶体可以使产品质地更细腻、更加均匀。
- 工程师利用胶体技术制造出了具有特殊光学性质的纳米材料,用于新型显示技术领域。
- 环保部门采用胶体净化技术来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城市污水,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
分词解释
胶
jiāo
1 黏性物质,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质。~原。鳔~。乳~。万能~。如~似漆。~合板。2 用橡胶树的分泌物制成的有弹性的物质:橡~。~鞋。~皮。~布。3 有黏性像胶的:~泥。~水。4 粘着,粘合:~合。~着(zhuó)。~柱鼓瑟。
体
tǐ,tī
1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体格和精力)。~育。~无完肤。2 身体的一部分:四~。五~投地。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主~。群~。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液~。~积。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文章的体裁,如“骚~”、“骈~”、“旧~诗”)。字~。6 事物的格局、规矩:~系。~制。7 亲身经验、领悟:~知(亲自查知)。~味。身~力行(xíng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谅。~贴。~恤。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