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臣的拼音、解释、组词

背臣的简介:

bèi chén
1.叛臣。

  • AI解释

词语“背臣”在古代汉语中具有特定含义,通常用来形容背叛君主或国家的臣子。在现代语境中,“背臣”一词较少使用,但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遇到。

详细解释

  • 组成:“背”,违背、背叛;“臣”,古时对君主的称谓。
  • 含义:指背叛君主或国家的官员。在古代,忠诚和忠义被视为士人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之一,“背臣”显然与这一传统相悖。

造句

  1.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曾经有过一段“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但如果他最终决定投降曹操,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背臣”。
  2. 历史上,不少忠良之士因为政见不合而被迫离朝,他们可以被称为“去职”而非“背臣”,因为他们的初衷是维护国家利益。
  3. 在现代的政治语境中,“背臣”一词更多地用来讽刺那些为了个人私利背叛原则或组织的人,如政治叛徒、职业道德的背叛者等。
  4. 古代诗歌中,有时也会出现对“背臣”的批判与斥责:“背主忘恩真可耻,誓将忠义写春秋。”
  5.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成为“背臣”,无论是职场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应当坚守诚信和忠诚的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背臣”一词在现代使用时通常带有贬义或讽刺的色彩,并不常用。在文学创作或其他语境中使用此词时,需注意上下文背景及可能引起的理解偏差。

分词解释

bèi,bēi

1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脊。~包。~影。2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面。刀~。~后。~景。3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光。人心向~。4 向相反的方向:~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道而驰。5 避开,离开:~地。~井离乡。6 凭记忆读出:~书。~诵。~台词。7 违反:违~。~离。~信弃义。8 不顺:~运。~兴(xìng )。9 偏僻:~静。10 听觉不灵:耳~。

chén

1 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僚。~子。~服。君~。2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王必无人,~愿奉璧往使。”3 古人谦称自己。4 古代指男性奴隶:~仆。~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