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的拼音、解释、组词
苏台的简介:
sū/sù tái/tāi
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 AI解释
《苏台》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可能指的是苏州的某个特定地点或者与苏州相关的某一建筑、事件等。不过,在古代诗歌中,“苏台”常指“姑苏台”,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部的虎丘山上,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游乐场所。
苏州(Suzhou)
-
历史背景: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姑苏台作为其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
象征意义:“苏台”常用来指代一种理想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状态或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造句
- 苏台旧事,梦里依稀见西施。
- 游历江南,总忘不了去访一访苏台古迹。
- 虽然已经物是人非,但苏台依然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 远离尘嚣的喧闹,只愿在这苏台上静静地享受片刻安宁。
- 每当夜幕降临,想起苏台上的美景和故事,心中便涌起无限的感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苏台”这个词时,如果具体指代某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场景,最好结合上下文来明确其含义。此外,“苏台”也可以是文学创作中的借喻或象征,不局限于实际地理位置。
分词解释
苏
sū,sù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2 指须头下垂物:流~。3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4 缓解,解除:以~其困。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7 姓。8 见“ 噜 ”字“噜苏”。
台
tái,tā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3 量词:一~戏。4 台湾省的简称:~胞。~币。5 姓。6 桌子、案子:写字~。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鉴。~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