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觐的拼音、解释、组词
肆觐的简介:
sì jìn
1.《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原谓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后常用为语典,以称见天子或诸侯之礼。
1.《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原谓以礼见东方诸国之君,后常用为语典,以称见天子或诸侯之礼。
- AI解释
《肆觐》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从字面结构来看,“肆”有“陈列、展示”的意思;“觐”则是指诸侯朝见天子。结合这两个词的意思,“肆觐”在古代典籍中通常指的是地方官员或诸侯向朝廷展示贡品或者进行朝拜的仪式。
详细解释:
- 肆:本义为陈列、布置,引申为公开地显示或陈述。
- 觐:原意为晋见、拜谒,尤其是指下级向上级表达敬意的行为。在古代,诸侯定期会朝见天子,称为“觐”。
综合来看,“肆觐”可以理解为地方官员向朝廷展示其治理成果或者贡献,并进行一定的礼仪活动。这是一个象征性的行为,用于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造句:
- 古代的“肆觐”仪式是地方官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责,通过这一传统,彰显了地方的政治忠诚。
- 在古代的朝会中,诸侯们不仅要进行“肆觐”,还要按照规定向天子进献贡品以示敬意和感谢。
- 朝廷为了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常常会设置特定的时间让各地方官员来京“肆觐”,以了解各地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 “肆觐”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形式,它还承载着重要的政治意义,是对中央权威的认同和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 某些历史学家在研究古代地方治理方式时,会特别注意考察“肆觐”的内容和过程,以此来推断当时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如果有更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肆
sì
1 放纵,任意行事:~口。~虐。~意。放~。~无忌惮。2 尽,极:~力(尽力)。~目。~勤。3 陈列,陈设:~筵。4 古代指人处死刑后暴尸示众:~诸市朝。5 店铺:市~。茶坊酒~。6 “四”的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