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元的拼音、解释、组词
省元的简介:
shěng/xǐng yuán
1.宋代礼部试进士第一名称"省元"。礼部属尚书省,故称。又称省魁。 2.元以后称分省考试中式的第一名。
1.宋代礼部试进士第一名称"省元"。礼部属尚书省,故称。又称省魁。 2.元以后称分省考试中式的第一名。
- AI解释
《省元》是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号,特指在乡试(也称“院试”)中获得第一名的考生。明代以后,这一称号逐渐为会试(即进士考试)中取得第一名者所专用。通常,“省元”的称谓是指在省级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院试或乡试中获头名的学子。
详细解释
- 来源:“省”指的是古代的省份,“元”是第一名的意思。“省元”即某省份内科举考试的第一名。
- 地位:获得“省元”的称号,意味着考生在该省份内的文才和学识得到了最高的认可。通常,成为“省元”后会被推荐参加更高一级(即会试)的选拔,从而有机会进入中央官府担任重要职务。
造句
- 明代科举制度下,各地学子纷纷赶赴省城应考,期望能一举夺魁,成为省元。
- 来自江南地区的王公子弟在院试中摘得桂冠,荣膺省元之名,备受当地士绅的赞誉与推崇。
- 他不仅学问广博,在家乡科举考试中更是拔得头筹,荣获了全省第一——省元的荣耀称号。
- 明代的科举体系中,“省元”是通往京城参加会试的第一步,许多后来成为朝廷重臣的人物都曾是某省份的省元。
- 在古代文人眼中,成为省元不仅意味着个人荣誉的高峰,更是实现仕途梦想的重要阶梯。
分词解释
省
shěng,xǐng
1 地方行政区域:~份。~会。2 节约,不费:~钱。~事。~吃俭用。3 简易,减免:~略。~称。~写。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①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②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门下~。秘书~。5 古代称王宫禁地:~中。~闼(禁中)。
元
yuán
1 头、首、始、大:~凶。~首。~旦。~年。~勋。~帅。状~(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单~。~件。~气(精气,根本)。~素。~音。3 同“圆”。4 未知数:一~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代。~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