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牓的拼音、解释、组词

碑牓的简介:

bēi bǎng
1.亦作"碑榜"。 2.碑碣牌匾。亦指写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

  • AI解释

词语解释

碑牓(bēi bǎng)

  1. 定义:
  2. “碑榜”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词汇,指刻写在石碑上的文字或题词。
  3. 来源与历史背景:
  4. 古代中国的碑林文化非常发达。这些碑文通常用于记录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重大事件的历史事实或是名言警句等。
  5. 功能:
  6. 碑榜不仅是记录和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艺术风格和书法水平的一种方式。
  7. 特点与形式:
  8. 通常刻写在石碑或其他硬质材料上,内容可以是诗词、纪事或表彰,字体多为篆书、楷书等。

造句

  1. “这座古迹中保存着不少珍贵的碑榜,上面记录了多位古代文人的名篇佳作。”
  2. “这通碑榜上刻写着先贤的风骨和智慧,令人敬仰不已。”
  3. “碑榜不仅是一种历史文献,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4. “他精心挑选了不同风格的碑榜作为书房装饰,既展现了个人品味也传播了传统文化。”
  5. “每年的文化节上都会组织专家解读石刻碑榜上的文字和图案,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故事。”

这些句子展示了“碑榜”在历史、文化传承及艺术欣赏中的多样用途。

分词解释

bēi

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石~。丰~。墓~。口~。~文。~碣。~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拓(tà )。~帖。~林。里程~(a.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b.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作为象征或标志的大事)。有口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