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劳动的拼音、解释、组词

社会劳动的简介:

shè huì/kuài láo dòng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与“私人劳动”是一对矛盾。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产品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但社会分工又使商品生产者互相依赖,商品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的需要而是用来交换,并在商品出售后才表现为社会劳动。

  • AI解释

社会劳动》的详细解释

社会劳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个人或群体为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生产、服务以及其他类型的劳动。这种劳动是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环境紧密相关的,不仅包括物质生产的活动(如工业制造、农业耕作),也涵盖了非物质的生产和服务(如教育、科研、艺术创作等)。社会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 社会化社会劳动是在社会结构中进行的,受制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
  2. 多样性:不同职业和行业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体现了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协作性:多数情况下,个人或小团队无法独自完成所有类型的社会劳动,需要与其他成员合作来共同完成任务。
  4. 目的性社会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社会群体的需求或是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

造句

  1.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劳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
  2. 老王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亲身经历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劳动的重要变革和发展。
  3. 教师作为社会劳动者之一,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4.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许多传统行业纷纷引入自动化生产线,这无疑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劳动质量。
  5. 在当今时代,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劳动的形态与性质。

分词解释

shè

1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秋~。~日。~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用以借指国家)。2 团体或机构:报~。结~。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