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雩的拼音、解释、组词
祷雩的简介:
dǎo yú
1.祷雨。
1.祷雨。
- AI解释
《祷雩》这个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它可能是古代典籍中提到的一个特定概念。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昭公二十八年(鲁昭公二十八年)正月,东巡狩至于乎曲阜,以祷于雩。”根据文中的描述,“祷”是祈祷的意思,“雩”则是古代求雨的一种仪式活动。
详细解释
- 祷:在古代汉语中意为祈祷、祈求。
- 雩(yú):是指古时候用于祈求下雨的祭礼,通常是在干旱时节举行。《周礼·夏官》有记载:“司巫掌巫祝之事,以叙百姓之祥,以造请福于神,以祓除不祥。”
五个使用“祷雩”的造句(注:这些句子是根据古代语境构造的,并非历史真实场景)
- 假如遇上连日干旱,农民们便会聚集在祠堂中进行祷雩仪式,祈求上天赐雨。
- 在古代,每当春旱时节,地方官员都会组织民众举行祷雩大典,以期望雨水能够及时到来。
- 孔子的弟子曾向他询问关于禘祭的说法,孔子则回答:“不知道,但据说在干旱时期会进行祷雩仪式。”
- 据说,在古代某个小国中,每当遇到严重的旱灾时,国王便会亲自率领朝臣进行隆重的祷雩大典。
- 在古籍《春秋》记载的一个故事里提到,在鲁昭公二十八年的正月,他前往曲阜参加了一个重要的祷雩仪式。
这些句子主要是根据“祷”和“雩”的原始意义以及历史背景构造出来的例子。实际使用时,“祷雩”这个词可能很少直接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但其背后所传达的祈求神灵赐福、平息灾祸的文化含义仍然值得探索。
分词解释
祷
dǎo
1 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求福:~文。~告。~念。祈~。2 祝愿,敬辞(书信用语):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