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态自若的拼音、解释、组词
神态自若的简介:
shén tài zì ruò
神态: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神态:神情;自若:如常,象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态度镇静。
- AI解释
《神态自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某种特殊情境时,能够保持镇定、从容不迫的状态。具体来说,“神态”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和外在表现;“自若”则是指仍然如往常一样自如、不受影响。因此,这个词强调的是在压力或困难面前,个体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表现是平静且有控制的。
造句
- 尽管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位领导者依然神态自若地指挥救援工作。
- 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魔术的小男孩神态自若,赢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 虽然比赛异常激烈,但选手们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心态和神态自若的表现。
- 这位演员无论在什么角色中都能做到神态自若,让观众难以分辨其真实身份。
- 作为公司的发言人,在面对记者的严厉质问时,她依然能保持神态自若,从容不迫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分词解释
神
shén
1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仙。~怪。~主。~社。~农。~甫。~权。鬼使~差。2 不可思议的,特别希奇的:~秘。~奇。~异。~话。~机妙算。3 不平凡的,特别高超的:~勇。~医。~通。~圣。~速。4 心思,心力,注意力:劳~。凝~。~魂颠倒。5 表情:~色。~采。~姿。~志。6 精神:~清气爽。7 姓。
态
tài
1 形状,样:~度。状~。姿~。形~。神~。动~。静~。事~。情~。常~。变~。体~。生~。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自
zì
1 本人,己身:~己。~家。~身。~白。~满。~诩。~馁。~重(zhòng )。~尊。~谦。~觉(jué )。~疚。~学。~圆其说。~惭形秽。~强不息。2 从,由:~从。~古以来。3 当然:~然。~不待言。~生~灭。放任~流。4 假如:~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若
ruò,rě
1 如果,假如:~果。倘~。假~。天~有情天亦老。2 如,像:年相~。安之~素。旁~无人。置~罔闻。门庭~市。3 你,汝:~辈。“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许。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6 顺从:“曾孙是~。”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英(“杜若”的花)。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