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府的拼音、解释、组词

盟府的简介:

méng fǔ
1.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 2.指司盟之官。

  • AI解释

盟府》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之一。它是中国古代管理盟约、外交事务的部门。具体来说,“盟”是古时诸侯间结盟或订立条约的行为;“府”,则是古代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地方办公机构。“盟府”的主要职责包括记录与管理盟约文书,处理国家间的盟约关系以及相关文书工作等。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盟府作为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到了秦汉以后,虽然名称有所变化,但其职能基本保持不变。
  2. 职责范围盟府主要负责记录国家间的条约、盟约以及相关文书工作;处理外交事务中涉及的文书和契约等法律文件;保存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3. 象征意义:在古代社会,盟府不仅仅是行政机构,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国家间友好关系的维护与延续。

造句

  1. 古代的盟府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盟约文书,为研究古时外交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通过设立盟府来签订和保管盟约,促进了相对和平时期的形成。
  3. 研究人员在考察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时,特别注意了盟府的具体职能及其演变过程。
  4. 由于盟府的职责范围广泛,它不仅是处理外交事务的关键部门,还涉及法律、文化等多个方面。
  5. 盟府的存在反映了当时国家对于维护国际关系稳定性的重视,体现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词解释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

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邸。~第。王~。~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尹。~治。~试。首~。4 国家行政机关:政~。官~。5 古同“腑”,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