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的拼音、解释、组词
少年行的简介:
shǎo/shào nián xíng/háng
1.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1.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 AI解释
《少年行》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但更广泛地,它也可以指代所有描述年轻人或青少年行为、心态的文学作品或艺术表现。在唐诗中,《少年行》原作共有四首,分别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少年的勇猛、豪迈和洒脱。
详细解释:
- 内容:《少年行》描写了唐代青年男子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他们的勇气、豪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 风格:这些诗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情感表达方式。
- 主题:主要围绕着“少年”的主题展开,突出了青春时期特有的自由与不羁。
五个造句示例:
- 小说《少年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少年,他们的故事激励了无数读者。
- 在电影中,导演试图用《少年行》的方式讲述新一代的故事,展现了年轻人面对挑战的态度。
- 李华最近正在写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他决定以“《少年行》”为主题,探讨年轻一代的特点和价值观。
- 他的演讲充满了激情与活力,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少年行》,鼓舞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 那部描绘年轻人成长经历的电影就叫做《少年行》,它的画面和台词都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以上造句中的“《少年行》”可能指的是具体的文学作品、电影或某种表现形式,也可能比喻描述青少年的生活状态或者精神面貌。
分词解释
少
shǎo,shà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2 缺,不够:缺~。减~。3 不经常:~有。~见。4 短时间:~等。~候。~顷。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年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
行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