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拼音、解释、组词

暮春的简介:

mù chūn
将要结束时的春天,指夏历三月前后:暮春三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阴历三月,春季的末期。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西游记》第九回:「正是暮春天气,和风吹柳绿,细雨点花红。」也称为「莫春」、「季春」、「晚春」。

词语详解

暮春

  1. 定义: "暮春"指的是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即晚春、残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它常常用来描绘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
  2. 时间范围: 按照节气划分,“立夏”之前的时间段都可称为“暮春”。一般认为这段时间大致从阳历4月中旬到5月初。
  3. 特点: 这个时期的天气逐渐转暖,但还不像夏天那么炎热;花草树木在这个时期进入盛花期,但也开始凋谢。因此,常用来描述自然景观的成熟与短暂、美丽与易逝的对比。

造句

  1. 暮春时节,花园里的桃花已经纷纷落尽,只留下一片片粉白的花瓣随风飘零。
  2. 诗人常常在暮春时分感慨时光荏苒,写下许多哀婉动人的诗歌。
  3. 小明独自漫步在暮春的小树林里,欣赏着满地金黄的落叶,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
  4. 每到暮春时节,学校会组织学生去郊外游玩,捕捉这个季节特有的美景。
  5. 暮春之夜,月亮高挂,天空中繁星点点,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宁静。

这些句子不仅描绘了“暮春”的自然景象,也展示了它在文化与情感层面上的意义。

分词解释

1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日~。~气。~色。日~途穷。~鼓晨钟。2 晚,将尽:~春。~年。~节。~齿(晚年)。

chūn

1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心。怀~。3 生机:大地回~。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