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仪的拼音、解释、组词

权仪的简介:

quán yí
1.变通的礼制。

  • AI解释

《权仪》是一个词组,它源自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特定用语。"权"在古代常用来指称君主或朝廷手中的权力;而"仪"则有礼节、仪式之意。因此,《权仪》可以理解为“权力和礼仪”或者更具体一点,“处理权力时所遵循的礼仪规范”。它主要体现了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礼数与方式,强调了权力行使中的适度性和恰当性。

以下是五个基于此概念的造句示例:

  1. 在处理公务时,他始终注重权仪相宜,既维护了领导权威又获得了下属的认可。
  2. 一个真正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实力作为后盾,还应该懂得掌握好权仪之度,这样才能赢得人心。
  3. 历史上不少王朝兴衰更替,往往是因为在关键节点上未能把握好权仪的分寸,导致统治基础动摇。
  4. 为了维护职场和谐,我们需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权仪来解决人际冲突和差异。
  5. 在家庭中处理长辈关系时,也要注意行用权仪之礼,既表达尊重又不失亲近感。

请注意,《权仪》一词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上下文的具体语境以准确理解其含义。

分词解释

quán

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政~。~力。~威。~贵。~柄。~势。生杀予夺之~。2 有利的形势:主动~。3 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术。智必知~。4 暂且,姑且:~且。5 秤锤:~衡。6 衡量,估计:~其轻重。7 姓。

1 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3 礼物:贺~。谢~。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5 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