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919-967)的拼音、解释、组词

李成(919-967)的简介:

lǐ chéng (919-967)
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先世为唐宗室,避乱迁居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精赋诗鼓琴弈棋。尤擅画山水,自成一家,用墨清淡,有惜墨如金之称,与关仝、范宽形成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三大流派。现存《读碑窠石图》,为宋代摹本。

  • AI解释

详细解释

李成(919-967)

李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画家。他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大师之一。

背景与生平:

  1. 出生与成长: 李成出生于五代时期的后梁时期,具体出生地不详。
  2. 艺术生涯:他生活在五代十国及宋朝初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画家。李成以其卓越的山水画技艺而闻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风格:

  • 山水画创新: 李成是北派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北方自然景观为题材,用笔疏朗、墨韵淡雅,展现出广阔的视角和深远的空间感。
  • 技法特点: 他擅长运用淡墨渲染手法来表现山石的质感与树木的层次,画面意境深远而宁静。尤其是他对于远近景物布局的独特处理方式——“高远”构图法,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影响与评价:

  • 李成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推崇,在国际艺术界也有着重要影响。
  • 他的绘画风格对宋代及以后的画家们产生了巨大启发,尤其是在北派山水画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造句

  1. 在古代中国文人眼中,李成不仅是艺术家,更是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
  2. 李成的作品常被用来教育孩子们学习观察大自然,并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3. 这幅摹本虽然不是原作,但同样能让人感受到李成画中所蕴含的那种深远宁静之美。
  4. 为了更好地理解宋朝的艺术风格,学生们经常会被要求临摹李成的山水作品。
  5. 李成不仅擅长画山石树木,更善于通过画面传达出心灵深处的情感与感悟。

分词解释

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➊古代狱官,法官。➋道理,规律。➌惩治。➍星名。)

chéng

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3 变为:长~。变~。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8 十分之一:增产三~。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