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1922- )的拼音、解释、组词
杨振宁(1922- )的简介:
yáng zhèn níng/nìng (1922- )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安徽合肥。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与密耳斯一起提出规范场理论,与费米共同提出粒子的复合模型。在统计力学、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方面也有贡献。著有《基本粒子》等。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安徽合肥。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与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与密耳斯一起提出规范场理论,与费米共同提出粒子的复合模型。在统计力学、量子场论、粒子物理方面也有贡献。著有《基本粒子》等。
- AI解释
《杨振宁(1922-)》指的是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出生于安徽合肥,在美国深造并从事科学研究。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此荣获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也影响了许多科学家的学术方向。
详细解释
- 杨振宁:原名扬克樵,字原雨,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是20世纪和21世纪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与李政道共同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奖。
- 粒子物理学贡献:他的研究对理解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宇宙的基本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造句
- 杨振宁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
- 小明从小就梦想着能像杨振宁那样,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 在物理学课堂上,老师讲授了关于宇称不守恒理论的知识,并特别提到了它的发现者之一——杨振宁教授。
- 杨振宁院士不仅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常常关心和支持中国年轻科学家的成长。
- 每次提及杨振宁先生的名字时,都会让人想起他在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