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死以闻的拼音、解释、组词
昧死以闻的简介:
mèi sǐ yǐ wén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冒著死罪进言。表示谨慎惶恐。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亦作没死以闻。
1. 冒著死罪进言。表示谨慎惶恐。《史记.卷四三.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昧死以闻。」也作「没死以闻」。
《昧死以闻》这个成语出自古代汉语,意思是在冒生命危险的情况下向上司或君主报告事情。这里的“昧”意为隐瞒、暗中,“死”则是用来强调严重性,并非字面意义上真的要牺牲生命。
详细解释:
- 昧死:冒着生命危险。
- 以闻:来报告,告知。通常用于臣子向帝王汇报情况时的谦辞。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臣子忠诚、勇敢的精神,以及对君主尽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表达了即使面临极大风险,也要将重要信息或事件向上司或君主禀报的决心和态度。
造句:
-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为了报告敌军动向,毅然决然地冒昧以闻。
- 面对重大疫情,他不畏艰难,昧死以闻,提出有效防控措施建议。
- 宰相府家仆深夜出城探查消息,回来后报告时说:“臣敢昧死以闻。”
- 这次为了国家的利益,你能否敢于昧死以闻,把那个秘密告诉我?
- 他得知真相后,不顾个人安危,决定昧死以闻,向领导汇报了这个严重的问题。
分词解释
昧
mèi
1 暗,不明:幽~。~旦(清晨还未明亮时)。2 昏,糊涂,不明白:愚~。蒙~。素~平生(一向不认识)。3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4 隐藏,隐瞒: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5 冒犯:冒~(多作谦辞)。
死
sǐ
1 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亡。~讯。~刑。~囚。~棋。~地。生离~别。~有余辜。2 不顾生命:~志(牺牲生命的决心)。~士(敢死的武士)。~战。3 固执,坚持到底:~心塌地。~卖力气。4 无知觉:睡得~。5 不活动,不灵活:~结。~理。~板。6 不通达:~胡同。~路一条。7 过时,失去作用:~文字。8 极,甚:乐~人。
以
yǐ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闻
wén
1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2 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3 出名,有名望:~人。~达。4 名声:令~(好名声)。丑~。5 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