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昳的拼音、解释、组词

日昳的简介:

rì dié/yì
1.太阳偏西。

  • AI解释

《日昳》是古代的一个时间概念,出自中国古代纪时法。在古代时辰系统中,“昳”指的是午后太阳位置较高的时间段,一般对应的是现代的下午一时至三时左右。

详细解释

  • :本意指日光斜照的样子,在这里特指中午过后阳光斜射,天气开始变得较凉爽的时候。
  • 在《淮南子·时则训》中提到:“日昳而阴。”意思是到了午后时光线变得不那么直射地面。

造句

  1. 古代的读书人常常会在日昳时刻停止学习,去散步或休息一下。
  2. 老师安排了课外阅读的时间,刚好在日昳的时候,学生可以在温暖但又不太热的天气下阅读。
  3. 宴会通常会在黄昏之后开始,但在日昳时分就提前开始了,以避免过于炎热。
  4. 日昳前后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这时候阳光不那么强烈,气候较为宜人。
  5. 古代农民往往在田间劳作到日昳时分才会停下休息,享受片刻的清凉。

以上就是关于《日昳》这个词的具体解释和五个造句。

分词解释

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班。3 天,一昼夜:多~不见。今~。~程。4 某一天:纪念~。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春~。往~。7 每天,一天一天地:~记。~益。8 特指“日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