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筒的拼音、解释、组词

传声筒的简介:

chuán/zhuàn shēng tǒng
1.亦称"传话筒"。 2.用以提高音量的圆锥形话筒。 3.喻指只会传达别人的话,自己却毫无主见的人。 4.犹言小广播,谓私下传播不该传播的或不可靠的消息。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器具。【例】警方利用传声筒向歹徒喊话,希望能突破歹徒的心防,弃械投降。

2. 居中替人传达意思而没有固定立场的人或媒体。【例】新闻媒体应力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的传声筒。

1. 扩大说话声音时所用的圆锥形筒。也称为「话筒」。

2. 违背客观的立场,专为特定的对象作宣传。如:「新闻媒体追求客观、公正的报导,而不应沦为附和政权机构的传声筒。」

词语解释

传声筒(chuán shēng tián)

传声筒”是一个比喻性的词汇,用来形象地形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具体表现为将一方的信息准确无误地转达给另一方。它常被用于描述那些负责传达重要消息、意见或者建议的人,或是某些机制/工具(如通信工具)在信息传导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传声筒”可以比喻为秘书、记者、媒体等,他们作为桥梁或媒介将一方的信息准确传递出去;在技术领域,则可能指某种设备如电话的听筒部分。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传递声音”的功能和过程,同时也隐含了信息传递中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造句

  1. 公司内部设置了一个传声筒系统,以确保高层决策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个员工。

  2.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将事实真相准确无误地告知公众。

  3. 电话在早期通信技术发展中起到了传声筒的作用,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远程交流。

  4. 作为团队的传声筒,小明需要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及时收到重要信息和任务安排。

  5.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博主成为了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传声筒,影响着广大网友对品牌的认知。

分词解释

chuán,zhuàn

1 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2 推广,散布:宣~。流~。~名。~奇(➊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➋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➌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shēng

1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带。2 消息,音讯:~息。不通~气。3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明。~辩(公开辩白)。~泪俱下。~嘶力竭。4 名誉:名~。5 音乐歌舞:~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色。

tǒng

1 粗大的竹管。2 较粗的中空而高的器物:烟~。邮~。笔~。3 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儿。靴~。~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