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绊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使绊子的简介:

shǐ bàn zǐ
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用脚勾绊对方,使人跌倒。引申为背地里耍弄手段陷害他人。《红楼梦》第六五回:「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也作「使绊儿」。

《使绊子》这个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正式标准词汇,但在某些方言中,它被用来形容一种行为或动作。通常,“使绊子”是指故意设法阻碍、干扰别人的行为,有时带有贬义色彩。具体解释如下:

  • 释义:指有意地制造障碍,阻止他人行动或成功。
  • 语境: 多见于口语表达中。

接下来为该词提供5个造句:

  1. 他总是喜欢在朋友之间“使绊子”,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2. 在合作项目中,小李故意给竞争对手“使绊子”,希望他们能出问题。
  3. 老张在工作上向来不轻易让步,每次会议总要找机会“使绊子”以表达不同意见。
  4. 小明这次竞选班干部失败了,据说是因为有人背后“使绊子”。
  5. 为了赢得比赛,他采取了各种策略,包括对对手的某些成员“使绊子”。

请注意,“使绊子”的使用可能因地区和个人习惯有所不同。在正式或标准的语境中,建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替换更为恰当的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使

shǐ

1 用:~用。~劲。~役。~力。~钱。2 派,差谴:~唤。~命。~女。3 让,令,叫:迫~。4 假若:假~。即~。5 奉命办事的人:~者。大~。公~。~馆。

bàn

1 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住。~倒。羁~(束缚)。~脚石(喻阻碍前进的东西)。~手~脚。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