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拼音、解释、组词

中山的简介:

zhōnɡ shān
1.中等的山。 2.山中。 3.古国名,春秋末年鲜虞人所建,在今河北省定县﹑唐县一带,后为赵所灭。参阅清全祖望《经史问答》卷八。 4.《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晋张华《博物志》卷五:"刘元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元石前来酤酒,醉当醒矣。往视之,云:'元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后因以"中山"作为美酒的代称。 5.中

  • AI解释

中山》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或文化背景来理解。根据上下文来看,“中山”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国名或者是在某部作品、文章中的特定用语。

  1. 历史解释:“中山”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指的是中山国。中山国存在于公元前506年至公元293年之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位于今河北省西部和山西省东部一带。它由鲜虞族建立,在历史上多次更迭,最终被赵国所灭。

  2. 文化解释: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中山”可能具有象征意义或其他特定含义,需要具体分析上下文才能理解其确切意思。

造句示例:

  1. 古代的中山国虽已消逝,但人们对于它的历史传说依旧津津乐道。
  2. 在《战国策》中多次提到的中山国,它曾是一个小却独立的国家,尽管最终被强大的赵国所灭。
  3. 中山公园内的古迹遗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中山国的历史故事。
  4. 由于地理位置的战略重要性,中山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一个备受瞩目的国家。
  5. 在研究古代历史时,了解中山国的文化和政治状况对全面认识那个时代的背景很有帮助。

请注意,“中山”一词的使用频率不高,并且它可能因语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上述造句是在假设“中山”指代历史上存在的一个特定诸侯国的情况下创造的。如果“中山”在您提到的具体情境中有其他特殊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给出更准确的答案。

分词解释

zhōng,zhò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5 特指“中国”:~式。~文。6 适于,合于:~看。

shān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响。~呼万岁。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