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的拼音、解释、组词

刻书的简介:

kè shū
指刻版印刷出版书籍。旧时有书商刻书、官府刻书和私人刻书等。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刊行书籍。中国刻书,始于隋,行于唐,扩于五代,精于宋。

刻书》,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将文字或图像通过雕版印刷技术刻在木板或其他材料上,以便进行复制和传播。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传播手段之一,在北宋时期随着活字印刷术的发展而更为普及。刻书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也涉及到了书籍编辑、设计和出版等环节。

详细解释

  1. 定义:指通过雕刻或印刷的方式将文字或者图像固定在特定的材料上(如木板、石板)后进行复制的过程。
  2. 历史背景
  3. 最初使用竹简和丝绸作为载体,但这些材质不便携带且价格昂贵。刻书技术后来兴起,并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4. 技术和流程:一般包括选材、制版(雕刻文字或图像)、墨拓、印制等步骤。

造句

  1. 在中国古代的刻书中,许多经典文学和哲学著作得以流传后世。
  2. 那个古老的书坊里,工匠们专心致志地在木板上雕琢着字迹,准备刻书
  3. 刻书不仅是一种技术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古代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4. 《红楼梦》的早期版本就是通过刻书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5. 这些珍贵的手稿经过精心雕刻和印刷后成为了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以上是关于“刻书”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相关的句子示例,希望能帮助到您。

分词解释

1 雕,用刀子挖:~本(雕版印成的书本)。~石。~字。~板。~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五点一~。3 时间:此~。即~。顷~(极短时间)。时~。~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深~。~意。~骨(感受深切入骨)。~苦。5 不厚道:~毒。~薄。尖~。苛~。6 同“克”。

shū

1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2 信:~信。~札。~简。~函。3 文件:证~。说明~。4 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5 写文章:大~特~。罄竹难~。6 字体:草~。隶~。楷~。7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8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