椠工的拼音、解释、组词
椠工的简介:
qiàn gōng
1.刻字工。
1.刻字工。
- AI解释
《椠工》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特指刻写书籍的人,也就是制作和复制文献的手工艺者。"椠"字在这里是指木简或木牍,在先秦时期,书籍大多是以竹简或木简制成的,通过毛笔蘸墨书写内容。而随着造纸术的发展,“椠”后来也逐渐引申为用来雕刻文字、制作图书的工具。
在现代汉语中,《椠工》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或者古文研究领域仍然能见到它的身影,更多时候被用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从事书籍复制和保护工作的古代工匠们。
造句
- 古代的图书馆里有专门的椠工负责将典籍进行保存与修复。
- 这位老前辈曾是皇宫中的椠工,在宫廷里书写过无数珍贵的历史文献。
- 考古学家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大批被时间遗忘的木简,这为研究秦汉时期的书籍制作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木简也是由当时的椠工完成的。
- 在那个信息传播不那么发达的时代,许多知识都由专业的椠工以手抄的形式流传下来。
- 为了更好地传承古籍文献,在今天仍有学者从事着类似于古代椠工的工作,致力于古籍的修复与整理。
以上造句旨在体现“椠工”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