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的拼音、解释、组词

步月的简介:

bù yuè
谓月下散步或行走:思家步月清宵立|横街夜饮,步月而归。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月下散步。唐.白居易〈闲咏〉诗:「步月怜清景,眠松爱绿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陈秀才偶然走出湖房上来步月,闲行了半晌。」

2. 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如宋代史达祖〈梅溪〉词,仄韵如宋代施岳〈梅川〉词。

步月》是一个文学性较强的词汇,其通常指代“漫步月下”或“在月光下行走”的情景。它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常用于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中,表达一种闲适、愉悦的心情。

解释:

  • :指行走。
  • :月亮。

整体来说,“步月”是指在月光的照耀下漫步或悠闲地走动,通常带有轻松愉快的情感色彩。这个词汇往往用于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享受之情。

造句:

  1. 夜晚,他独自一人来到公园,步月于静谧的小径上。
  2. 在那首歌里,“步月”成为一种象征,代表了主人公在月下漫步时的心境转变。
  3. 她提着一盏小灯笼,步月回家,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温柔的光迹。
  4. 诗人步月于庭院中,感受着夜色如水、微风拂面的独特韵味。
  5. 星空下,他与朋友一起步月而行,在月光的陪伴下畅谈心事。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步月”的具体情境,同时也通过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心情的变化来丰富其表达效果。

分词解释

1 行走:~兵。~行(xíng )。徒~。信~。闲~。固~自封。望而却~。2 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韵。~其后尘。~武前贤。3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伐。~测。寸~难行。4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骤。初~。5 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6 同“ 埠 ”,多用于地名。7 姓。

yuè

1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2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3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4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5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