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妇的拼音、解释、组词

去妇的简介:

qù fù
1.旧时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 AI解释

词语“去妇”是指被遗弃的妻子。在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中,“去妇”通常指的是丈夫因各种原因(如嫌弃、厌倦或需要再娶等原因)而将其妻子抛弃的情况。这种行为往往违背了当时的伦理道德标准,并且会对被遗弃者的家庭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详细解释

  1. 出处与历史背景:这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所使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法律制度。根据《礼记·檀弓下》等文献记载,在某些情况下,丈夫有权利将妻子“休”(即遗弃)。
  2. 社会意义:在传统观念里,“去妇”的命运往往非常悲惨,她们可能会面临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名誉上的损失。这不仅仅是个人悲剧,也反映了当时婚姻制度和社会结构中的不公和脆弱性。

造句

  1. 古代社会中,丈夫因种种原因而选择将妻子送走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些“去妇”往往过着十分艰难的生活。
  2. 在那个时代,一旦被贴上“去妇”的标签,就意味着她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彻底瓦解了。
  3. 尽管现代法律已经禁止这种行为,但在某些偏远地区,类似的情况仍然存在。
  4. 《红楼梦》中也有描写到这种不幸的女性命运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5. 这种历史上的情况提醒我们珍惜现有的婚姻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分词解释

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2 距离,差别:相~不远。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4 除掉,减掉:~掉。~皮。~势(①阉割;②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8 汉语四声之一:~声(①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②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1 已婚的女子:~人。少(shào )~。2 妻,与“夫”相对:夫~。3 儿媳:~姑(婆媳)。媳~。4 泛指女性:~女。~孺(妇女儿童)。~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