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鳞的拼音、解释、组词

凡鳞的简介:

fán lín
1.普通的鱼类。

  • AI解释

词语“凡鳞”出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主要是用来形容一般的、普通的鱼。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比喻普通的人或事物,有时也会带有贬义,表示某种平凡或低等的状态。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凡鳞”往往被用作对比之词,与龙凤之类的神异动物相对比。

详细解释

  1. 字面意义:这个词语的字面意思就是普通的鱼。
  2. 文化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鳞”指的是鱼身上的鳞片。而“凡鳞”,则强调了这些鱼是普通、常见的,没有特别之处,与龙凤等神话中的神兽相比,显得平凡无奇。

造句

  1. 古代文人常喜欢用比喻手法来表达情感或观点,比如:“虽有千钧之力,但终不过凡鳞之身。”这句话中,“凡鳞”代表的是普通人的身份和能力。
  2. 在描绘乡村生活时,作者可能会这样写道:“村中的池塘里,养着些普通的鱼,那些都是我们常说的‘凡鳞’。”
  3. 一个故事开头可以是这样的:“在那个遥远的时代,龙飞凤舞,而凡鳞则默默生活在它们脚下的土地上……”
  4. 描述一种心态时也可以用到:“他虽然身居高位,但心地依然保持了凡鳞的纯朴与简单。”
  5. 在描绘一种场景时可以这样写:“夜色降临,湖面上映射着星星点点的灯火,那些凡鳞在水中自由游弋。”

以上造句展示了“凡鳞”一词的不同用法和语境,旨在加深对于这一词汇的理解。请注意,“凡鳞”的使用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在现代日常语言中较为少见。

分词解释

fán

1 平常的,不出奇的:平~。~庸。~夫俗子。2 指人世间(宗教或迷信的说法):~尘。~心。3 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4 总共:全书~二十八卷。5 大概,要略:大~。~例。发~(陈述全书或某一学科的要旨)。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4”。

lín

1 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长的角质或骨质小薄片:鱼~。~片。2 鳞状的:~爪(zhǎo )。~波。~茎。~屑。~集(群集)。遍体~伤。~次栉比。3 泛指有鳞甲的动物:~鸿(指“鱼雁”,即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