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柝的拼音、解释、组词
击柝的简介:
jī tuò
1.亦作"击"。亦作"击"。 2.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1.亦作"击"。亦作"击"。 2.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巡夜时敲打梆子以相警戒。《易经.系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晞不解衣,戒侯卒击柝卫太尉。」
词语“击柝”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守夜人敲打梆子,以此来警示时间或者巡逻警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击柝”的角色通常是出现在城门附近或城墙上的守夜者,他们手持柝(一种木制的打击乐器),每到更点时分就用它发出声音,提醒人们夜晚已经降临,同时也对可能的入侵者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详细解释
- “击”:指的是敲打、拍打的动作。
- “柝”:是一种古代常用的打击乐器,在夜间作为报时或警戒用途。柝一般由木制成,两头削尖,中间留空,用绳子系在手腕上,以便于手持使用。
造句
- 在那个宁静的夜晚,城墙上只有击柝声回荡着整个城市的寂静。
- 每当夜幕降临,那沉闷的击柝声总是能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 古装剧中的那位守夜人就是拿着一把木制的柝,时不时地敲打着它。
- 无论多么深沉的夜晚,在城门附近总会传来一阵阵击柝的声音。
- 故乡的老人常提起那年他在城墙上的生活,每天重复着敲打柝子,提醒过往的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
分词解释
击
jī
1 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打。~鼓。~中(zhòng)。~破。~毙。~水(a.拍打水面;b.指游泳)。旁敲侧~。2 攻打:~败。~毁。打~。声东~西。3 碰,接触:撞~。目~。肩摩毂(gǔ)~(亦作“摩肩击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