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的拼音、解释、组词
气质的简介:
qì zhì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2.风度;模样。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4.指气体。
1.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 2.风度;模样。 3.犹风骨。指诗文清峻慷慨的风格。 4.指气体。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性情、秉性。通常指天生的才质或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的个性特点。【例】她出身于书香世家,气质清丽高雅。
1. 性情、秉性。指个人性格上的特征,常受个体的家庭背景、生理状态、社会环境影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那胡生比铁生,不但容貌胜他,只见风流身分,温柔性格,在行气质,远过铁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大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词语解释:气质
气质,这个词汇在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内在的精神面貌或外显的性格特点。它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风度和举止,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品德修养以及对事物的独特看法。气质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培养出来。人们常常用“温文尔雅”、“豪爽大方”等词汇来形容具有不同气质的人。
造句
- 他不仅外表帅气,更有着谦逊内敛的气质,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 她拥有艺术家般的气质,说话轻柔而富有诗意,让周围的人都为之倾倒。
- 尽管工作繁忙,他的言谈举止之间仍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质,让人感到舒适。
- 这次公益活动里,志愿者们展现了无私奉献、积极向上的良好气质,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 小李自从参加了武术训练后,不仅身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内在也渐渐培养出了坚韧果敢的气质。
通过以上造句可以看出,“气质”这一词汇涵盖了个人内在的精神面貌和外在的表现方式,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人独特而迷人的形象特点。
分词解释
气
qì
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体。2 呼吸:没~了。~厥。~促。~息。一~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候。~温。~象。4 鼻子闻到的味:~味。臭~。5 人的精神状态:~概。~节。~魄。~派。~馁。6 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我了。~恼。~盛(shèng )。忍~吞声。7 欺压:受~。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功。~血。~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湿~。10 景象:和~。~氛。~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质
zhì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2 朴素,单纯:~朴。~直。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4 抵押或抵押品:人~。5 同“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