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稌的拼音、解释、组词

稻稌的简介:

dào tú/shǔ
1.指糯稻。

  • AI解释

《稻稌》是一个古语词,源自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农业用语。"稻"和"稌"在古代有时通用,指代水稻这一作物种类。"稻"常用于泛指稻谷或稻米,而"稌"则特指一种糯性较强的稻米。

  1. 详细解释:
  2. (dào):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在亚洲地区种植,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3. (tú):古代文献中用来特别指代糯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稌"字较少单独使用,而多与“稻”结合,在一些古文中作为水稻的泛称。

  4. 造句:

  5. (1)《诗经·魏风》有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这里的"稻稌之利"指的是通过种植水稻获得的丰收。
  6. (2)古代的农谚说:"种好粳稌,丰年有望。"意思是只要种植好糯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就能期待好的收成。
  7. (3)“今年的稻稌收获比去年更加丰厚。”这句话表明今年的水稻产量特别高。
  8. (4)江南水乡自古以来便是水稻(包括稌)的主要产区之一。“此地多产稻稌”,描述了这一区域丰富的农业资源。
  9. (5)古代文人常常通过诗词歌赋表达对自然与农耕生活的赞美,“稻稌丰登,五谷飘香”这句话就体现了这种情感。

以上就是关于《稻稌》的详细解释以及五个造句的例子。请注意,在现代汉语中,“稻”和“稌”这两个字的使用已经非常罕见,通常我们直接用“水稻”或“糯稻”来指代相关内容。

分词解释

dào

1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子。~草。~米(亦称“大米”)。~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