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蝈的拼音、解释、组词
蝼蝈的简介:
lóu guō
1.蛙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一说蝼为蝼蛄﹐蝈为蛙﹑蛤蟆。参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陆德明释文引汉蔡邕《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时则训》"蝼蝈鸣"汉高诱注。又说即蝼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蝼蛄》及《尔雅.释虫》"天蝼"清郝懿行义疏
1.蛙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郑玄注:"蝼蝈﹐蛙也。"《逸周书.时训》:"立夏之日﹐蝼蝈鸣。"朱右曾校释:"蝼蝈﹐蛙之属﹐蛙鸣始于二月﹐立夏而鸣者﹐其形较小﹐其色褐黑﹐好聚浅水而鸣。"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诗:"古路绝人行﹐荒陂响蝼蝈。"一说蝼为蝼蛄﹐蝈为蛙﹑蛤蟆。参阅《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陆德明释文引汉蔡邕《月令章句》及《淮南子.时则训》"蝼蝈鸣"汉高诱注。又说即蝼蛄。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蝼蛄》及《尔雅.释虫》"天蝼"清郝懿行义疏
- AI解释
“蝼蝈”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通常是指两种小动物:蝼蛄和青蛙。其中,“蝼蛄”是一种地下害虫,而“蝈蝈”则是指一种蝗虫。在古代文献中,有时候会将这两种昆虫并称为“蝼蝈”,不过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词汇。
详细解释:
- 蝼蛄:学名Tlaptiidae,是危害农作物的一种地下害虫。
- 蝈蝈(即蝗虫):学名Locusta migratori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以植物为食,有时会对农作物造成损害。其成虫常有较强的跳跃能力。
造句:
- 在田间地头,农民们时常会遇见各种害虫,比如蝼蛄和蝈蝈。
- 童话故事里讲到,当春暖花开的时候,田野里的蝼蛄和蝈蝈开始活跃起来。
- 小明家的菜园子里闹腾着许多蝼蛄和蝈蝈,真是让人头疼。
- 夜晚蛙声一片,其中夹杂着蝼蛄的声音,仿佛是一首自然界的交响曲。
- 虽然蝼蛄和蝈蝈对农作物有害,但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解释,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