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伯的拼音、解释、组词

崇伯的简介:

chóng bó
1.夏禹父鲧。因封于崇,故称。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崇”常用来表示高、大,有崇敬之意;“伯”则是古代对兄弟排行的一种称呼,在周代及春秋时期,长子称为“孟”,次子为“仲”,三子为“叔”,最小的则被称为“季”。因此,“崇伯”一词在古籍中通常指的是地位高、声望大的长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崇伯”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固定词汇,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也较为罕见,更多的是依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的含义。

以下是根据上述解释创作的五个句子,以展示“崇伯”的可能用法:

  1. 昔日齐桓公曾被称作“北国之伯”,因其在诸侯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声望。
  2.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诸子之长,皆吾师也。惟我崇伯,为吾兄长”这样的句子,以此来赞美某位兄长的德行与智慧。
  3. 崇伯在家族中不仅担任领导角色,在社会治理方面也有卓越贡献。
  4. 这份家谱上特别标注了“崇伯”的名字,以表彰他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及成就。
  5.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各国的崇伯们纷纷崛起,推动历史的发展。

这些句子主要从侧面反映了“崇伯”这一称谓可能蕴含的意义和使用场景。希望这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词语!

分词解释

chóng

1 高:~山峻岭。~高。~论闳议(指高出一般人的讨论。亦作“崇论宏议”)。2 尊重,推重:~敬。~拜。~尚。推~。尊~。3 古同“ 终 ”,终了。4 充,充满:~酒于觞。5 增长:“今将~诸侯之奸”。6 姓。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