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丝不挂的拼音、解释、组词

寸丝不挂的简介:

cùn sī bù guà
原为佛家语,比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

  • AI解释

词语《寸丝不挂》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成语,可能是对某个特定情景或表述的一种形象化表达。从字面意思来看,“寸”意为一寸长、一点点,“丝”指细长的丝状物,如布匹或发丝等,“不挂”表示没有悬挂着的意思。因此,《寸丝不挂》可以理解为非常彻底地去除或者没有任何遮挡的状态。

在实际使用中,这个表达可能会用来形容一种完全裸露的情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或传统语言规范中,并未出现这样的说法。这种表述可能更多出现在口语化的、非正式的对话里,尤其是在描述某种场景时的形象化描述方式。

考虑到其形象性与趣味性,可以尝试将其应用于一些特定情境下的创造性表达,以下是五个造句作为参考:

  1. 在古代壁画中,那些裸露的人体形象似乎《寸丝不挂》,展现了人体最原始、自然的状态。
  2. 为了完成这次艺术创作,艺术家决定让自己进入一种《寸丝不挂》的状态,直接接触泥土进行创作。
  3. 如果说模特在T台上展示的是《寸丝不挂》的美丽与自信,那么摄影师的任务就是捕捉那些瞬间的美好。
  4. 在一次户外探险活动中,露营者们选择了一处《寸丝不挂》的环境来享受大自然赋予的一切美好。
  5. 当我们谈论艺术创作时,《寸丝不挂》往往意味着彻底地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

请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寸丝不挂”这样的表述并不常见且可能引起误解,因此在正式或严谨的语言环境中应避免使用。如需表达类似的意思,建议采用更为明确和标准的词汇或表达方式。

分词解释

cùn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2 短小:~土。~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心。~步难行。3 姓。

1 蚕吐出的像线的东西,是织绸缎等的原料:蚕~。~绸。缂(kè)~(中国特有的一种丝织的手工艺品。亦作“刻丝”)。2 像丝的东西:铁~。菌~。肉~。游~。3 计量单位名,10忽是1丝,10丝是1毫。4 表示极少或极小的量:一~不差。 一~笑容。5 绵长的思绪或感情:情~。愁~。6 指弦乐器:~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竹指管乐器)。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guà

1 悬吊:悬~。~图。~牌。~锄。~镰。~帅(掌帅印,喻居于领导、统帅地位)。披红~绿。~一漏万。2 牵记,牵连,牵累:牵~。记~。~念。~连。~累(连累)。3 登记:~号。~失。4 切断电话,也指打电话:给小张~个电话。5 钩住:衣服被钉子~住了。6 物体表面蒙上或糊着:脸上像~了一层霜。7 量词,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