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子托梦的拼音、解释、组词
哑子托梦的简介:
yǎ zǐ tuō mèng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 AI解释
《哑子托梦》这个词语并不常见,它通常不是正式的历史典故或文学作品名称。可能是指在古代民间故事中,一个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人(即哑子)通过梦境向他人传递信息或者警告的故事类型。这里提供一种解释,并给出五个造句。
详细解释: 这种说法或故事往往带有浓厚的虚构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在古代中国文学作品中有时会以“哑者梦语”的形式出现,主要情节可能围绕着一个哑人通过梦境向某个人传达重要的信息、警告或者指引。这类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多体现的是古人的想象力以及对梦想功能的一种独特理解。
造句:
- 传说古代有一家穷苦百姓,家中唯一的男孩自幼便聋哑失语,父母日夜期盼他能开口说话,最终他在深夜的托梦中获得灵感,学会了许多日常用语。
-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母亲薛宝钗曾梦见自己是哑子,在梦中向贾母传达了家族未来的不幸消息。
- 村民们讲述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迈的哑者在深夜里托梦给村庄里最年轻、最有头脑的人,预言了即将发生的大洪水,并指出如何安全避难。
- 在一出古代宫廷剧中,一位宫女因为被冤枉而无法申辩,最终在噩梦中向皇帝发出警告,救下了自己和无辜的受害者。
- 一个偏远山区里有一个哑巴少年,他在梦中与祖先对话,得知家族的秘密,并决定用一生去解开这个谜团。
请注意这些造句是基于对“哑子托梦”这一概念的理解而创作出来的,并非来源于真实的历史或文学作品。
分词解释
哑
yǎ,yā
1 不能说话:聋~。~巴。~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2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嘶~。3 无声的:~剧。~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4 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炮。5 笑声(旧读yǎ ㄧㄚˇ):~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托
tuō
1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 陪衬,铺垫:衬~。烘~。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4 寄,暂放:~身,~售。~儿所。5 请求、帮助:请~。恳~。6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7 依赖:~福。~庇。8 委任:~付。委~。9 压强单位。
梦
mèng
1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2 做梦:~见。3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