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栗的拼音、解释、组词

惕栗的简介:

tì lì
亦作“惕慄”。犹言战战兢兢。

  • AI解释

惕栗》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从字面结构来看,“惕”意为警惕、小心,而“栗”有战栗、恐惧之意。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内心充满戒备和害怕,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危险或不利情况时表现出的谨慎和紧张状态。

详细解释

  1. 构成与含义:《惕栗》由两个字组成,“惕”和“栗”,共同表达了一种内心的警觉与恐惧。
  2. 使用场合:通常用于描述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如面临危险或不利的境况时,表现出的一种高度戒备和紧张的情绪状态。

造句

  1. 尽管环境相对安全,但他依然保持着《惕栗》的态度,以防万一。
  2. 在这次探险中,他始终保持《惕栗》,因为他知道野外生存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3. 虽然天气晴朗,小明还是感到一丝《惕栗》,因为上次登山时遇到了危险的路况。
  4. 作为公司的新员工,面对各种复杂情况,他总是保持着《惕栗》的心态来处理问题。
  5. 看到那群野狗在路边出没,行人无不表现出《惕栗》的态度。

以上是对于“惕栗”的解释以及五个相应的造句例子。希望这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

分词解释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2 疾速:“一日~,一日留”。

1 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色。火中取~。2 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3 坚实:“缜密以~”。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