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袽之戒的拼音、解释、组词
衣袽之戒的简介:
yī/yì rú zhī jiè
1.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王弼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1.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语本《易.既济》:"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王弼注:"繻宜曰濡,衣袽所以塞舟漏也。"何楷订诂:"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
- AI解释
《衣袽之戒》中的“衣袽”是指用破旧衣物制成的垫子或者抹布,常用于擦拭桌椅等家具。“之戒”在这一语境中可以理解为一种警戒、告诫的意思。整个词语表达的是通过破旧衣服制作成的用品来警示人们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道理。
详细解释
- 衣袽:指用破旧衣物制成的垫子或抹布。
- 之戒:作为动词使用,意为警诫、告诫。整句话的意思是通过破旧衣服制作成的用品来警示人们应该珍惜资源,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造句
- 古人云:“衣袽之戒,慎终如始。”这句话告诉我们即使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时候也应保持节俭的习惯。
- 在学校里,老师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发扬“衣袽之戒”的精神,不浪费每一张纸、每一滴水。
- 为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勤俭节约美德,“衣袽之戒”成为了许多社区开展环保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衣袽之戒”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实践。它不仅是物质上的节约,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提醒: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 在现代社会中,“衣袽之戒”的理念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中的小习惯,在企业管理、公共政策制定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衣袽之戒”不仅仅是一个词语,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生活哲理。
分词解释
衣
yī
1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服。~着(zhuó)。~冠。~架。~锦还(huān)乡。2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炮~。糖~。肠~。3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戒
jiè
1 防备:~心。~备。~严。~骄~躁。2 革除不良嗜好:~除。~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刀。~尺。斋~。4 准备:~途。~装。5 古同“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