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围的拼音、解释、组词

白登之围的简介:

bái dēng zhī wéi
公元前200年,匈奴冒顿单于攻晋阳(今山西太原),刘邦亲自带兵迎战,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达七日之久,后重贿冒顿的阏氏(皇后),始得出围。

  • AI解释

《白登之围》,这是一个历史典故,出自中国古代史书《史记·匈奴列传》,与汉朝初年著名将领刘邦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有关。这段历史记载了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单于冒顿所率大军包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附近的情景。

详细解释

  1. 背景:当时,匈奴势力强大,时常侵扰中原地区。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一次战役中,单于亲率几十万大军南下,直逼汉朝都城长安。

  2. 事件经过:为了掩护关中的安全,刘邦亲自率领军队迎战,但遭到冒顿的围困。双方在白登山地区对峙了数日,由于地形不利和缺乏足够的兵力支持,汉军无法突围。

  3. 结局与影响:最终通过外交手段,刘邦成功解围,并达成了暂时的和平协议。这次事件不仅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反映了战略战术、政治智慧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

造句

  1. “白登之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敌时,单纯的军事力量可能并不是万能的。”

  2. 在商业竞争中,我们不应忽视技术与创新的力量,就像汉高祖刘邦在面对匈奴时,单纯依赖军事手段是难以取得胜利的。

  3. 为了防止类似的“白登之围”事件重演,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4.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必须要有全面的战略眼光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不能像汉高祖那样仅靠一时冲动行事。

  5. “白登之围”的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必须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分词解释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dēng

1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2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3 记载:~记。~报。~载。4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5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6 进:~崇(进用推崇)。7 方言,穿:~上靴子。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wéi

1 环绕,四周拦挡起来:~攻。~城。突~。解~。2 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巾。~墙。~裙。3 四周:外~。周~。4 量词(a.两手姆指和食指合拢的长度,如“腰大十~”;b.两两臂合拢的长度,如“树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