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笠之盟的拼音、解释、组词
车笠之盟的简介:
chē lì zhī méng
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 AI解释
《车笠之盟》这个词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用来形容朋友间深厚的情谊或盟约。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耿弇传》,描述了东汉时期名将耿弇与他的挚友张圣之间以乘车、戴笠帽为信物的誓言。
具体解释如下: - “车”指的是乘坐的交通工具。 - “笠”是一种遮阳避雨的帽子。 - 他们共同坐上马车,头戴笠帽,并发誓成为至死不渝的朋友。这个誓言象征着彼此之间的深切信任和坚定盟约。
造句示例:
- 为了纪念他们永远的友情,老耿和张圣决定在旧地重新坐上那辆当年见证《车笠之盟》的老马车。
- 老友相逢,忆往昔,共忆《车笠之盟》,感慨万千。
- 像耿弇与张圣那样,《车笠之盟》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珍惜友情,相互扶持。
-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里,《车笠之盟》的故事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这次旅行,我们重温《车笠之盟》,用同样的方式坐上马车,感受历史赋予我们的友情与勇气。
分词解释
车
chē,jū
1 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火~。~驾(帝王的马车)。~裂(中国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俗称“五马分尸”)。前~之鉴。2 用轮轴来转动的器具:纺~。水~。3 用水车打水:~水。4 指旋床或其他机器:~床。5 用旋床加工工件:~零件。6 方言,转动身体:~身。~过头来。7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盟
méng
1 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2 指结拜弟兄:~兄。~弟。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单位。4 发(誓):~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