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的拼音、解释、组词
澜沧江的简介:
lán cāng jiāng
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从北向南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长4688千米(中国境内段长2354千米)。中游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两岸山势渐低,峡谷和平坝相间。流量丰,落差大,富水能资源。
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从北向南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长4688千米(中国境内段长2354千米)。中游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两岸山势渐低,峡谷和平坝相间。流量丰,落差大,富水能资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河川名。源于青海省唐古喇山,经西藏昌都,南流入云南西部,入寮国后称为「湄公河」。流经柬埔寨、越南后,分数道入南海。全长四千五百公里。古称为「兰仓水」。也称为「鹿沧江」。
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河流,也是湄公河的上游部分。它是亚洲的一条重要国际性河流,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之后,最终在越南注入南海。澜沧江全长4909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
详细解释
-
地理位置与长度: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唐古拉山脉,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后进入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中国境内,它以“澜沧江”的名字最为人所熟知。
-
水文特征:澜沧江河谷地貌复杂多样,从雪山之巅到壮阔峡谷,其水流湍急,是重要的水利资源之一。同时,澜沧江还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滋养了沿岸的众多城市和乡村。
-
文化与历史意义:澜沧江不仅是自然地理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历史上,这条河见证了多个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造句
-
澜沧江蜿蜒流经云南高原,在这里它汇聚了多种生态系统的精华。
-
科学家们正在对澜沧江流域进行一项大规模的水资源管理研究。
-
由于澜沧江独特的地理位置,当地的人们利用其丰富的水力资源发展了多个水电站项目。
-
每年夏天,澜沧江边都会举办盛大的水上节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澜沧江的保护工作,已将其列入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之一。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