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白口清的拼音、解释、组词
牙白口清的简介:
yá bái kǒu qīng
比喻说话清楚。
比喻说话清楚。
- AI解释
《牙白口清》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成语,主要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清晰、声音洪亮。其中,“牙白”指的是牙齿洁白(这里比喻字音清楚),而“口清”是指吐字发音准确、清晰。
详细解释
- 含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时的声音非常清楚,没有含糊不清的语病。
- 用法:通常用于赞扬某人在演讲、朗诵或其他需要口头表达的情境中表现出色,声音和语言都非常清晰易懂。
- 情感色彩:积极正面。
造句
- 小明今天参加比赛,他说话《牙白口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 老师在台上讲解题目时,《牙白口清》地发音让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
- 在辩论赛中,选手们必须做到《牙白口清》,这样才能有效传达自己的观点。
- 每次报告会都要求发言人《牙白口清》,这样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信息。
- 对于播音员来说,《牙白口清》是基本的要求之一,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听众的接收效果。
这些造句展示了成语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帮助理解其具体用法和意义。
分词解释
牙
yá
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垢。~龈。~碜。~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子。3 特指象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商。~行。5 姓。
白
bái
1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2 明亮:~昼。~日做梦。3 清楚:明~。不~之冤。4 纯洁:一生清~。~璧无瑕。5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卷。6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忙。~说。7 没有付出代价的:~吃~喝。8 陈述:自~。道~(亦称“说白”、“白口”)。9 与文言相对:~话文。10 告语:告~(对公众的通知)。11 丧事:红~喜事(婚事和丧事)。12 把字写错或读错:~字(别字)。13 政治上反动的:~匪。~军。14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族。~剧。15 姓。
口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清
qīng
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水。~泉。~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澈。~碧。~朗。~新。~醇。月白风~。2 安静,不烦:冷~。凄~。~闲。~静。~淡。~幽。~谧(宁静)。3 单纯不杂:~唱。~茶。4 明白,明晰:~楚。~晰。~醒。~通(文章层次清楚)。~亮。5 一点不留,净尽:~除。肃~。~剿。~洗。~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理。~查。~点。~仓。7 详细登记:~册。~单。8 公正,廉洁:~廉。~正。~官。~绩。9 洁净,纯洁:~洁。~爽。冰~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高。~绮。~雅。~操。~介(清高耿直)。~望(清白高尚的声望)。~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平。~泰。~和。12 中国朝代名:~代。~宫秘史。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