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发倒竖的拼音、解释、组词

毛发倒竖的简介:

máo fà dào shù
形容愤怒的样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毛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二十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 齿嚼唇,满口流血。」□极为惊恐的样子。红楼梦.第七十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隔扇开合之声,只觉得风 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1. 毛发都竖立起来。形容愤怒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二○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

2. 极为惊恐的样子。《红楼梦》第七五回:「恍惚闻得祠堂内隔扇开合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毛发倒竖》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形容人在极度恐惧、愤怒或惊吓的情况下,由于强烈的情绪波动而产生的生理反应。这种状态下,人的体表汗毛会不由自主地竖立起来,给人一种非常紧张或者害怕的感觉。

成语释义:

  • 毛发: 人体表面的细小毛发。
  • 倒竖: 形容这些毛发向后或向上竖起的状态。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度紧张、恐惧、愤怒等强烈情绪下的生理反应,往往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达到顶点时的情景。

造句示例:

  1. 看到老虎在笼子里露出凶狠的眼神,观众的毛发倒竖,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2. 在恐怖电影的高潮部分,不少观众的毛发倒竖,紧闭双眼不敢看下去。
  3. 当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他的毛发倒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
  4. 他在听说了这次事故之后,毛发倒竖地冲向出事现场,希望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5. 被冤枉的那一刻,他全身的毛发倒竖,几乎要跳起来为自己辩解。

分词解释

máo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笔。羽~。~织品。~骨悚然。轻于鸿~。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之地。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了。4 粗糙,没有加工的:~布。~估(粗略地估计)。~坯。5 不是纯净的:~利。~重。6 行动急躁:~躁。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了。8 小:~病。~孩子。~~雨。9 货币贬值:钱~了。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钱。11 姓。

fā,fà

1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2 放,射:~射。百~百中。焕~。3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4 散开,分散:~散。5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6 打开,揭露:~现。~掘。7 产生,出现:~生。~愤。奋~。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9 显现,显出:~病。~抖。~憷。10 开始动作:~动。11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12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dǎo,dào

1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2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手。~换。~车。~卖。~仓。~戈。

shù

1 直立,直立的,与“横”相对:~立。~井(一种垂直的矿井)。~琴。~起耳朵听。2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往下。3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与“横”相对:~着写。4 旧称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为卑贱的:童~。~子(a.童仆;b.鄙贱的称呼,如“~~不足与谋”。亦称“竖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