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劳动争议的简介:
láo dòng zhēng yì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辞退、离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合同等问题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中国国务院在1993年发布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辞退、离职、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劳动合同等问题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中国国务院在1993年发布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 AI解释
词语解释
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执行法律、法规或履行劳动合同而产生的纠纷。这些纠纷可以涉及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劳动争议一般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来解决。其中:
- 调解是指在自愿的原则下,由中立的第三方协助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过程。
- 仲裁是由专门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决的一种程序。
- 诉讼则是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获得解决方案。
处理劳动争议时应注意保护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尽量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为了维护良好的劳资关系和社会稳定,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争议双方首先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未果,则可进一步寻求调解、仲裁直至法律诉讼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造句
- 公司内部发生了一系列关于加班费分配的劳动争议,最终通过调解委员会的努力得到了妥善处理。
- 张女士在与新雇主签订合同时对工资条款产生了误解,后来引发了劳动争议,但经过双方协商后问题已经解决。
- 某公司因为未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而被员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法院支持了员工的诉求。
- 小李最近和老板就调薪问题发生了争执,这让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将此事项正式纳入到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中来解决。
- 在面对严重的劳动争议时,公司需要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内部调查,并与相关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开展对话以寻求解决方案。
以上句子涵盖了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多种情况,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等手段的应用。
分词解释
劳
láo
1 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动。~力。~逸。功~(功业,成绩)。按~分配。2 辛苦,辛勤:~苦。~顿(劳累困顿)。~瘁(劳累病苦)。~碌(事情多而辛苦)。~心。疲~。烦~。任~任怨。3 劳动者的简称:~工(旧时指工人)。~资。4 用力:~苦功高。勤~。徒~无功。5 用言语或实物慰问:慰~。~军(慰劳军队)。6 姓。
动
dòng
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2 使开始发生:发~。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6 非静止的:~画。7 可变的:~产。8 行为:举~。~作。9 常常:~辄得咎。
争
zhēng
1 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 力求实现:~取。~气。~胜。3 方言,差,欠:总数还~多少?4 怎么,如何(多见于诗、词、曲):~不。~知。~奈。
议
yì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