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的拼音、解释、组词
创业史的简介:
chuàng/chuāng yè shǐ
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长篇小说。柳青作。出版于1960年、1977年、1979年。土地改革时,农民梁三老汉分得了土地,便萌生个人发家的念头。其养子梁生宝却积极带领大家走互助合作道路,从而与梁三老汉发生冲突,同时也受到富农、富裕中农的反对。然而他通过改良稻种、新法育秧、大搞副业,终于使互助组获得丰收,并继而建成初级合作社。小说结构谨严,议论精辟,语言清新流畅。
- AI解释
《创业史》是中国著名作家柳青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60年。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详细解释
- 主题:《创业史》不仅是一部描绘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国从农业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人民生活变迁的史诗。
- 人物:主要人物包括梁生宝、郭振山等,这些角色代表了不同阶层和性格特点的农民形象。通过他们的成长历程与精神面貌的变化,展现了农村合作化运动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及其解决过程。
- 结构:小说采用了多线索交织的方式,不仅有主人公的生活经历,还有对乡村社会整体变迁的描述。
造句
- 小明立志要像《创业史》里的梁生宝那样,在城市里开创一番事业。
- 村长鼓励村民读《创业史》,希望大家能从书中汲取经验,更好地参与合作社工作。
- 《创业史》中所描绘的那段历史,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 在学校的读书分享会上,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讨论了《创业史》,大家都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
- 为了激励团队努力奋斗,《创业史》被推荐给每一位员工阅读,希望能从中汲取创业的精神力量。
分词解释
创
chuàng,chuāng
1 开始,开始做:~造。~制。首~。开~。~立。~演。~议。2 独特的:~见。~意。~举。
业
yè
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工~。农~。2 职务,工作岗位:职~。就~。3 学习的功课:学~。肄~。毕~。~精于勤。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创~。丰功伟~。~绩。5 从事:~医。~商。6 财产:产~。7 既,已经:~已。~经。8 佛教名词:~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障(亦称“孽障”)。9 姓。
史
shǐ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3 古代官职:刺~。御~。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