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的拼音、解释、组词

伯夷的简介:

bó yí
1.相传为颛顼之师。《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吕氏春秋.尊师》:"帝颛顼师伯夷父。"陈奇猷校释:"《汉书.古今人表》作'柏夷亮父',班固自注云:'颛顼师'。案,柏﹑伯通。伯夷其氏……亮其名,'父'则是男子之美称也。"一说"亮"即"夷"字之误,隶书'夷'字或作'夷',与'亮'形近。见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汉书》。 2.舜的臣子,齐太公的祖先。 3.商末孤竹君长子。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山海经.海内经》:「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始生氐羌,氐羌乞姓。」晋.郭璞.注:「伯夷父颛顼师,今氐羌其苗裔也。」也称为「伯夷父」、「颛顼师」。

2. 人名:(1)舜的臣子,生卒年不详。《书经.舜典》:「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2)孤竹君的长子,生卒年不详。参见「伯夷叔齐」条。《孟子.公孙丑上》:「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

词语详解

伯夷

  1. 人物介绍
  2. 伯夷是古代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仁人志士之一。他原名伊,谥号为“伯”,因其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和贡献,故通常称其为伯夷。

  3. 历史背景与事迹

  4. 伯夷在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坚持自己对周文王的忠诚,并且坚决反对武力推翻商朝。他兄弟两人一起逃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县东南),以采薇为食,最终饿死在山中。

  5. 道德象征

  6. 伯夷因为其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在历史上被视为守义、廉洁的典范,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维护道义精神的一个重要符号。后世文人常用他来作为颂扬忠诚、坚守原则等美德。

造句

  1. 《春秋》记载:“伯夷持节守义,终至饿死首阳山。”这句话描绘了伯夷坚守道德底线,宁死不屈的形象。
  2. 像伯夷那样,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洁。
  3. 现在有些人也像古代的伯夷一样,在利益面前坚持原则,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效仿伯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5. 今天的青年学子应该以伯夷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词解释

bó,bǎi,bà

1 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父。~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世~。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6 姓。

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化险为~。4 弄平:~为平地。5 消灭:~灭。族~(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诸将皆陛下故等~”。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 怡 ”,喜悦。9 同“ 痍 ”,创伤。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