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场的拼音、解释、组词

仓场的简介:

cāng cháng
1.官方收纳粮食或其他物资的场所。清置仓场衙门,以户部侍郎主之,掌京仓(京城内外粮仓)﹑通仓(通州粮仓)的政令。 2.农家的仓房场圃。

  • AI解释

《仓场》一词通常指的是古代中国管理粮食和其他物资仓库以及税收、财政事务的官署或部门。在古代,它常常与“户部”一起提及,是负责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重要机构之一。

详细解释

  • :指仓库、粮库,用于存储各种物资。
  • :原意为场所、场地,在这里特指管理和分配这些物资的地方。综合起来,“仓场”可以理解为管理仓储及其相关事务的官署。

在古代中国,特别是明清两代,户部下的都水清吏司(后改为仓场清吏司)和都察院的御史共同负责全国的粮食储备、粮价调控以及税收等经济活动。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管理国家仓库中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2. 调控市场价格,防止因粮食短缺或过剩而导致的社会动荡。
  3. 检查各地财政收入情况,并确保按时缴纳国库。
  4. 负责赈灾粮的发放。

造句

  1. 古代历史上,“仓场”一词常用来描述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和财税事务的官署。
  2. 在明朝时期,都水清吏司(即后来的仓场清吏司)负责全国的粮食存储及供应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行政部门。
  3. 据史书记载,在清朝末年,仓场大臣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赈灾物资分配工作,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4. 由于长期管理不当,“仓场”一词有时也被用来讽刺因官僚主义而导致经济管理不善的现象。
  5.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了“仓场”这样的具体行政机构,但其背后反映的对国家财政和物资储备管理的理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分词解释

cāng

1 收藏谷物的建筑物:米~。粮~。~储。~房。2 匆忙。也作“~猝”。3 姓。

cháng,chǎng

1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院。2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雨。3 集,市集: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