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函的拼音、解释、组词

棺函的简介:

guān hán
1.棺材。

  • AI解释

《棺函》这个词组在古汉语中是指为安放棺木而专门制作的容器,类似于现在的棺材盒子。通常来说,“棺”指的是盛装遗体的器物;“函”则指用于盛物或保护物品的盒状器物。结合在一起时,它特指用于存放和运输棺木的一种特殊设计的箱子或者框架。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棺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死亡的态度、丧葬礼仪以及对于逝者的尊重与哀悼之情。根据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棺函的设计会有所不同,从简单的木质结构到复杂精美的雕刻装饰都有可能。

以下是5个使用“棺函”一词的造句:

  1. 古代帝王将相下葬时所用的棺函往往工艺精湛、雕琢华美。
  2. 在那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其所在的棺函依旧完好无损。
  3. 传统上,制作棺函是一项庄重且神圣的手艺,工匠们需遵循严格的仪式与规定。
  4. 这个古代贵族家族的祖坟里出土了许多精美的棺函,每一副都雕刻着家族历史和传说故事。
  5.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不使用传统的棺函了,但这一词汇仍被用作对古代丧葬文化的一种描述或研究对象。

分词解释

guān

1 装殓死人的器具:~材。~木。~椟。~椁。盖~论定。

hán

1 匣,盒子:石~。剑~。2 套子,引申为量词:书~。信一~(信一封)。3 信件:~件。公~。来~。4 包含,容纳:~夏(“夏”,指中国;“函夏”即包括整个中国)。巨蚌~珠。5 铠甲:~人(制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