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学的拼音、解释、组词
公羊学的简介:
gōng yáng/xiáng xué
1.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但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清代庄存与
1.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汉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但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清代庄存与
- AI解释
《公羊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即对《春秋公羊传》的研究学问。这里的“公羊”,指的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夏的学生公羊高,他根据他的老师所传授的《春秋》理论编写了这部著作。“公羊学”的内容较为侧重于解说经义、阐释微言大义和解释历史事件中的意义与象征。
- 解说经义:在研究《春秋公羊传》时,学者会关注文本中隐含的政治、社会道德等深层次含义。
- 阐释微言大义:“公羊学”认为《春秋》书中所记载的事件背后隐藏着深意,需经过深入挖掘方能了解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以下是五个使用“公羊学”的句子:
- 在古代儒家学者眼中,《公羊学》是解读历史、理解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
- 学者们通过对《春秋公羊传》的研究来探讨《公羊学》,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这部重要典籍。
- “公羊学”主张从政治角度对《春秋》进行解释,其观点与“左氏学”存在较大差异。
- 研究《公羊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社会伦理观念。
- 在古代学术研究中,《公羊学》被视为探究历史和解读经典的一种重要方法。
分词解释
公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羊
yáng,xi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黄~。羚~。~羔。~毫。~肠线。~肠小道。2 姓。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