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不灵的拼音、解释、组词

冥顽不灵的简介:

míng wán bù líng
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语出唐.韩愈〈祭鳄鱼文〉。△「执迷不悟」

2. 唐.韩愈〈祭鳄鱼文〉(据《全唐文.卷五六八.韩愈》引)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1>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2>。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3>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注解〕 (1) 丑类:指鳄鱼。 (2) 命吏:天子任命的官吏。 (3) 刺史:职官名。古代司地方纠察的官,后沿称地方长官。

3. 唐宪宗时,韩愈因建议皇帝不要迎佛骨,被贬任潮州刺史。韩愈到了潮州后,关心民间疾苦,深受人民爱戴。那时,潮州鳄鱼为患,伤害人畜。韩愈知道后,写了一篇〈祭鳄鱼文〉,列举鳄鱼残害老百姓的罪状,告知鳄鱼,牠们的行径已经危害到百姓,劝鳄鱼们即日起搬迁。如果约定的时间到了,鳄鱼还不搬迁,那就证明牠们冥顽不灵,韩愈要派大批人马,用强弓毒矢将鳄鱼杀掉。据说,数日后鳄鱼集体搬离,潮州再无鳄鱼为患。后来「冥顽不灵」被用来指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

1. 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例】像这种冥顽不灵的小孩,辅导起来确较困难。

1. 愚昧顽固而不通灵性。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词语详解:冥顽不灵

释义: “冥顽不灵”是一个汉语成语,其中,“冥”指的是愚昧无知或不明事理;“顽”意味着性格倔强、强硬;而“不灵”则暗示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综合起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思想僵化、智力低下或态度极其固执的人,他们往往很难被说服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方式。

出处: 这个词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如《旧唐书·刘伯刍传》中有“顽冥不灵,其能何及”,形容某些人的思维非常固执和僵硬。在现代汉语中,“冥顽不灵”更多地用来批评那些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事物或改变自己固有观念的人。

用法: “冥顽不灵”的使用比较正式,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中,表示对某些人行为的批评和不满。它与成语如“顽固不化”意思相近,但更侧重于形容人的思维僵化状态。

造句

  1. 这些年他一直冥顽不灵,拒绝接受新的信息技术,结果公司业务落后于竞争对手。
  2. 小张老师发现班里的学生有些冥顽不灵,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灵活性来引导他们学习新知识。
  3. 面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现状,一些企业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冥顽不灵态度,不愿意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4. 他对待批评总是冥顽不灵,不愿改正错误,这种态度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
  5. 在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灵活的态度很重要,否则会显得像一个冥顽不灵的人。

请注意,在实际使用中,“冥顽不灵”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述那些态度极其固执或思想非常僵化的人。在日常交流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更为恰当。

分词解释

wán

1 愚钝:愚~。冥~不灵(愚昧顽钝不灵活)。2 不容易变化或动摇:~固。~强。~敌。~症。刁~。负隅~抗。3 淘气,胡闹:~皮。~童。4 同“ 玩 ”。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líng

1 有效验:~验。~丹妙药。2 聪明,不呆滞:~巧。机~。~慧。3 敏捷的心理活动:~机。~感。~性。4 精神:~魂。心~。英~。5 旧时称神或关于神仙的:神~。精~。6 反映敏捷,活动迅速:~活。~犀。~便(biàn )。7 关于死人的:幽~。~魂。~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