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曾王母的拼音、解释、组词
族曾王母的简介:
zú zēng/céng wáng mǔ
1.亦称"族曾祖母"。 2.父亲的从祖祖母。
1.亦称"族曾祖母"。 2.父亲的从祖祖母。
- AI解释
关于“族曾王母”这一词汇,从字面结构上看,“族”指的是家族、宗族;“曾”在古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长辈关系中的较远辈分,如曾祖父、曾祖母;“王”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有多种含义,可以指代帝王之尊号或作为某些姓氏的一部分;“母”,即母亲。综合来看,“族曾王母”可能是描述一种较为遥远的家族中女性成员的身份或者是某个特定词汇或称谓中的组成部分。
不过,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广泛认可的意义解释。因此,在没有更多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基于上述字面意义进行推测。若这是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专有名词,则其具体含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五个结合假设意义的造句:
- 在古老的王族谱系中,族曾王母是指那些来自远亲家族中的女性成员。
- 传说中,这个部落的族曾王母拥有预知未来的神秘力量。
- 尽管是族曾王母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依然受到家人的尊敬和爱戴。
- 为了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族曾王母踏上了漫长的寻根之旅。
- 在家族聚会中,族曾王母的话语总是充满智慧与教诲。
请注意,以上造句是基于对“族曾王母”可能含义的假设,并非实际存在或被广泛接受的意义。如果该词汇出自特定的文化、历史或者文学作品,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于更准确的理解和解释。
分词解释
族
zú
1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2 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3 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4 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5 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6 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灭。7 聚合,集中:云气不待~而雨。
曾
zēng,cé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2 同“ 增 ”,增加。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4 姓。
王
wáng,wà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父(祖父)。~母(祖母)。5 姓。
母
mǔ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