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巧手拙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巧手拙的简介:

kǒu qiǎo shǒu zhuō
巧:灵巧;拙:笨拙。光是嘴上能说,动手能力相当差。

  • AI解释

《口巧手拙》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嘴上伶俐、能说会道,但在动手做事方面却显得笨拙。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于人际交往与实际操作能力不匹配现象的一种观察和表达。

详细解释: - 口巧:指说话能力强,善于言辞。 - 手拙:指做事笨手笨脚,不灵巧。

造句:

  1. 小明是个口巧手拙的孩子,在辩论赛上总是滔滔不绝,但在完成手工作业时却常被老师批评。
  2. 虽然小李能说会道,但做起家务来却显得手足无措,家里人都笑称他是“口巧手拙”的典型代表。
  3. 在团队合作中,有时口巧的人并不一定能带好头;而手拙的人也能通过努力变得聪明伶俐。比如张经理虽然不擅长演讲,但他处理事情的方式往往让团队成员感到满意。
  4. 小林是班上出了名的口巧,但她的手工成绩却常常被老师评为需改进。这真是个典型的“口巧手拙”的例子。
  5. 在面试中,求职者不仅需要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即“口巧”),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证明自己具备完成工作的能力(即“手拙”)。因此,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能力。

这些造句展示了“口巧手拙”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qiǎo

1 技能好,灵敏:~妙。~思。~劲。~干(gàn )。精~。轻~。乖~。心灵手~。~发奇中。2 美好:~笑(指美好的笑貌)。3 虚伪(特指语言):~言。~诈。~辩。~言令色。4 恰好:~合。~遇。恰~。

shǒu

1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2 拿着:人~一册。3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4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5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6 小巧易拿的:~枪。~册。

zhuō

1 笨,不灵巧:笨~。弄巧成~。~劣。2 谦辞,称自己的:~作。~见。~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