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父杜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召父杜母的简介:

shào fù dù mǔ
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十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1.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召父杜母》是一个古代典故,用来形容那些以德治民、爱护百姓的地方长官或父母官。这个典故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这里的“召父”指的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执政大臣子产(字子大叔),而“杜母”则是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叔向的母亲,因为两人在管理地方时均以仁爱与公正著称,深受百姓爱戴。

详细解释

  • 召父:这里特指子产。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对郑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杜母:指的是晋国的叔向的母亲,因其以德治家,受到邻里和亲朋好友的尊敬。

造句

  1. 这位新任市长非常注重民生,他不仅关心百姓的生活需求,还经常亲自走访村庄,深受大家爱戴,可以说是现代版的“召父杜母”。
  2. 在那个年代,能够被称为“召父杜母”的官员是非常罕见的,他们通常都是历经考验、德高望重的人物。
  3. 村长一直以“召父杜母”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4. 他不仅在自己的家庭中传承了良好的家风,还热心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在当地也赢得了“召父杜母”般的声誉。
  5. 在这次的乡镇选举中,候选人小李以“召父杜母”的形象出现,承诺将尽其所能为家乡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分词解释

zhào,shào

1 召唤:~集。~见。2 召致,引来:~祸。~人怨。

fù,fǔ

1 爸爸,母亲的丈夫:~母。~辈。~子。~兄。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舅~。

1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2 阻塞(sè),堵塞(sè):~绝。~塞(sè)。~门谢客,防微~渐。3 〔~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4 姓:~康(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文学作品中借指酒)。

1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3 雌性的,与“公”相对:~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国。~校。~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子~扣。6 姓。